馬斯克曾說:給我美國地圖上指甲蓋大的地方,我就能造出供應全美的能源。他說的方式是光伏發電+儲能。
雖然馬斯克喜歡自吹自擂,但關于對光伏前景的猜想,他似乎沒有過多地去夸大。
正面佐證一下:如果我國某個大省,例如內蒙/青海等面積廣的省份,陽光+土地資源全部用來發電,理想狀態下確實能夠提供全國的電動力。
我國目前光伏累計裝機254.4GW,但在碳中和的大前提下,清潔無污染/取之不盡的太陽能,是目前最看好的方向。
今年3月份發布的一份報告中,提到到2030年,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將達到1025GW,到2060年,光伏裝機將達到3800GW。
目前的清潔能源有水電/核電/風電/光伏發電,規模都不大,比較明確的一個數據是,去年全年水電裝機3.7億千瓦,核電裝機0.4989億千瓦,風電裝機2.8億千瓦,光伏裝機2.5億千瓦。
清潔能源那么多,光伏裝機量甚至低于風電,為什么市場這么看好光伏?
1、成本低
近十年以來,光伏每度電的發電成本下降了89%,平均度電成本,是各類發電類型中成本最低的電源之一。
2019年地面電站平均建設成本是4.55元每瓦,此時電價0.44元每度;2020年3.8元每瓦,電價是0.36元每度。
建設成本未來仍以每年5-10%的速度下降,數據預測到2025年將會降到2.62元/w。
我國光伏已經實行了平價上網,目前只有少數一二線城市等陽光資源較少的區域仍有光伏補貼,大部分地區早已實現了自給自足,光伏成本降低,發電效率增高,單晶硅/多晶硅的發電效率有所改善,未來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。
現在面臨的是上游短缺的問題,硅料的產能跟不上消耗,導致成本過高。光伏組件以及支架,都比幾年前要便宜很多。
2、周期短
水電,電站建設難度大,三峽大壩的建設完畢花了15年,遷走了113萬原住民,我曾說過,目前的情況,很難再造一個三峽,周期太長,成本太高。
一般來說,大中型水電站建設期在5-10年,小型水電站也需要2-3年。唯一的好處是水電站運行周期長,至少維持百年。
核電站更是大工程,涉及到核安全問題,監管審批和土建、安裝調試等全過程加起來需要5-8年。
風電相對來說裝機時間沒那么長,一年左右足矣。
相對來說,光伏發電是最節省裝機時間的電站,集中式光伏發電也許還會浪費一些時間,但現在流行的分布式光伏,也就是電網甚至微電網概念的光伏發電站,3個月之內就可以完成電站的建設,短平快的周期,很適合資本投資建設。
說完了優點,再來盤缺點。
為什么市場對光伏充斥著質疑之聲?
光伏發電現在面臨的有3個大問題,一是發電不穩定,存在大量的棄光棄電;二是電站集中在較為偏于偏遠的位置,難運輸;三是集中式光伏,占據了大量的土地面積。
這三個問題,我們一一剖析。
1、棄光棄電
棄光的原因,是因為發電發多了。
別質疑,雖然現在各個地方政府都在搞限電,但并非都是電力不夠用了。例如青海、內蒙等風光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,實際上發電是很足夠的。
但即便如此,不光是風電還是光電,都面臨著一個大問題:發電不均勻。
天氣決定發電量。光伏發電來源是太陽,白天發電肯定大于晚上的,晴天發電肯定大于陰雨天氣的。這就導致,光伏發電靠天吃飯,完全沒有自主權。
儲能就是將高峰時期發的電力,通過某種方式儲存起來。儲能技術,就是讓光伏發電更加平穩,達到削峰填谷的狀態。
現在主流儲能方式的有兩種,一是電化學儲能,即用蓄電池的方式儲存電能;二是氫能,將電能變成氫能,方便運輸和存儲,需要時候再取用。
儲能這個方向,我之后會再單獨分析。
光伏還有一個弊端:光電轉換率,會隨著時間衰減。水電站建好之后可能會運行百年,但光伏發電站的組件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衰老,可能15年就退休了。
2、電力運輸
各地發電不均勻是系統性問題。
我們國家地大物博,發電方式也不能一概而論,云南四川等地,水資源豐富就可以多多利用水電,西北多用風電、光電。
地理位置直接決定發電量,西北干旱地區的發電,一定比東南西南等雨水多的地方要強很多。
比較尷尬的是,資源豐富的地帶,人口較少;人口集中的區域,資源不足。東部和南部,雖然人口數量多,但無論是火電還是清潔能源發電,都受到限制。
西電東送,要解決的,就是地理位置導致的資源分布不均勻的問題。西北風光電和西南水電,需要運輸到中東南部發達地區,這就需要電網的調控,需要特高壓遠距離輸變電。
特高壓項目,包括設備、鐵塔、線纜和基建等,市場上比較多的資金投資的是設備和線纜。設備包括直流設備和交流設備等,例如變壓器、電抗器,可以關注一下。
3、區域限制
這是第二個問題的延伸。
為什么只有西北才能搞光電?因為之前的技術里,市場熱衷于集中式光伏發電,一大堆光伏面板占據地面,才能發出可觀的電量。
集中式的面板堆積,只有西北等人煙稀少的地域,才能有這個條件。
但是中東部地區的土地資源比較珍貴,沒有這個條件搞集中式光伏發電,所以現在流行的是分布式光伏發電。
分布式包括兩種,一是屋頂光伏,二是光伏一體。這塊我之前說過多次,屋頂光伏因為局限性較強加上效率并不高,推廣效果并不好,現在市場更看好的是光伏一體,即光伏屋頂+光伏幕墻,這方面可以關注做一體化的公司企業。
分布式光伏電站是指6MW以下的光伏電站,通常是建在建筑物屋頂和其它閑散荒地上的光伏發電項目。距離負荷近,輸電距離短,易于就地消納,前景非常值得看好。
光伏前景無量,只是過程坎坷。
除了大量的技術問題亟待解決,還有各個系統之間的協調。
比如清潔能源上行了,火電自然受到擠壓、A地發電多了想讓B地消納,但B地不需要…
并網之前有很多問題,并網之后有更多問題,任重而道遠。
目前值得看好的方向,一定是運輸電和儲能電兩塊,組件等建設成本,未來只有下行通道。
原標題:為什么光伏會被市場看好?分布式光伏發電能否擁有頂級機會?